(一)
这一周,小丫每天早上入园哭。夜里也会醒好几次,坐起来哭,哄很久才继续睡。经过了解,他们班里的两个老师请假了,临时换了两个新老师来上课,我猜测慢热型的小丫有点难以适应。另外,最近小丫生病,还没有完全康复,所以也有点情绪。
昨天晚上做角色扮演游戏的时候,她做老师,我做小丫。
小丫:你哭,说不上幼儿园。
我(假装哭):呜呜呜…
小丫:快去幼儿园。
我(悄悄的问):下面该说什么了?
小丫:你说我害怕新老师,我不想上幼儿园。
我(害怕状):我害怕新老师,我不想上幼儿园。
当时我有种感觉,她可以说出害怕,这个情绪就得到释放了。果然,昨天夜里睡觉,丫丫没有醒来哭。今天早上入园,据说还是不高兴,但是没有哭。小丫的变化,我想部分得归功于游戏力。
(二)
在公园草地上玩,我说:“你绕着草地跑两圈,锻炼锻炼吧!”小丫跑出去,又回头说:“妈妈,你哭,一直哭,然后到处找不到爸爸。”按照这个小导演的要求,我这个演员进行表演。
后来,我问爸爸:“是不是早上你出门跑步的时候,小丫醒了?”爸爸:“没有啊,睡得呼呼的。”我:“那就是我出差的时候,出现过这个情况。”爸爸想了想,说:“有一次跑步,我回来开门一看,她起来了,自己正在开冰箱拿酸奶喝。什么事都没有。”我:“你看到的是她拿酸奶喝,没事人一样。但你看她刚才的游戏就知道,她早上醒来发现家里没人,有多害怕。”顺便唠叨了爸爸几句,埋怨他不该留小丫一个人在家睡觉,哈哈!
游戏让我们更接近孩子的真实感受。
(三)
中午要吃饭了,小丫说要喝奶,不吃饭。开始闹别扭。
突然想起手偶游戏。顺手就用她的两只袜子,左手袜子是妈妈,右手袜子是女儿。
袜子妈妈:吃饭了。
袜子女儿:我不吃,我不吃,我要喝奶。
袜子妈妈:哦,你不想吃饭。
袜子女儿:我就要喝奶,就要,就是要。
袜子妈妈:你可想喝奶了。
袜子女儿:......
演了一小会儿,女儿居然接着袜子女儿的话说:我要吃饭。神奇的游戏力,不知道孩子从中领悟到了什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