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型机械供求量逐渐增加
80年代国内破碎设备生产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型破碎机械的生产主要依靠进口或引进国外技术合作开发,设备产能与当时国家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步伐、提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严重脱节。红星重工的创始人正是看到了国内大型机械供求的巨大缺口,坚信矿山机械广阔的发展潜力,从国家研究单位聘来了高级工程师,通过借鉴、合作方式引进大量德国、美国、日本的先进技术,一方面生产适合国内市场的机械设备,另一方面加紧投入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同时也没有忘记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董事长从一开始就定下了“虔诚、精细、严密、烘干机和谐”的红星精神,倡导诚信经营,打造品牌形象的企业发展道路。1991年红星重工立下誓言:“专注破碎制粉类机械设备的制造,用专业成就品质”。得益于当时国内大型机械的供不应求的良好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加上公司产品的质量保证,在成立之初短短几年,公司就从租赁厂房默默无闻的小企业,一步步开始发展壮大,到1995年,集团已经拥有20亩生产基地。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各种规模不同实力不等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又加上国外企业看到了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也来分一杯羹,红星重工的产品种类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市场拓展却越来越困难。集团一度外派技术和业务人员积极参加展会进行宣传,传统的报刊杂志电视广告投入也越来越多,但效果并不理想,投入和收益并不成正比。红星重工一度陷入了开拓市场的瓶颈,面临着各大小企业及外企的巨大挑战。2000年对于红星重工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集团领导层经过市场调查与分析,独具慧眼,锁定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商务模式,河南制砂机着手开发网络市场。这一年,集团成立了自己的网站,成立了电子商务部门,为今后的发展铺设了网络贸易的道路,同时也积极与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2002年至2004年,集团电子商务不断完善,国内国际市场全面开展,业务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平台也从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销售业绩突飞猛进。红星重工这一仗又打赢了,公司不仅摆脱了拓展市场的困难,走出国门开辟了海外市场,并且在网络贸易还不同于今天这样普遍的时候,锡矿粉烘干机红星重工占领了电子商务的高地,抢夺了先机。可以说,红星重工今天的成就有一部分得益于电子商务的开发,而对于电子商务,红星重工也是一个敢于冒险的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