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冶金过程的优化改造顺利进行
铅浮选捕收剂选择非常关键,它不仅对铅要有良好选择性,还要对锌、硫矿物的捕收性能差,同时要保铅的回收率。我们进行了单一用药和混合用药不同的捕收剂对比试验。 由图5试验结果可知,第5组Y-89加25号黑药捕收剂效果最好,铅精矿品位及回收率都较高,且含锌量不高,确定第5组捕收剂进行了Y-89、25号黑药、松醇油不同比例用量试验,试验结果见图6,适宜用量Y-89、25号黑药、松醇油分别为60、20、15g/t。铅精选抑制剂的选择也是获得高品质铅精矿关键因素之一,高产磨同样我们经过筛选后进行了三组不同的组合抑制剂试验,试验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采用第1、2组条件ZnS04、Na2S03、Na2S作为铅精选抑制剂在各作业添加均可以获得良好试验指标。
铅浮选合理的流程结构也是保矿物间有效分离、获得合格精矿产品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确定的药剂制度,采用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两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流程进行了铅浮选闭路试验,试验结果不理想,铅精矿品位较低仅58.7%。经过对精选中矿、扫选中矿(简称中矿)及铅精矿镜下鉴定:中矿中方铅矿的单体率只占50%~55%,而且连生体主要与黄铁矿、闪锌矿呈复杂连生,这是进行闭路试验时中矿顺序返回后,与铅矿物连生的锌、硫矿物大量上浮影响铅精矿品位提高的原因;铅精矿中的锌矿物单体率仅为35%,黄铁矿单体率仅为70%,河卵石制沙机主要与方铅矿毗连连生,其次被方铅矿包裹或与方铅矿复杂连生。因此为了提高铅精矿的品位且保回收率,对流程结构做了以下调整:将流程中铅精选中矿1和两个扫选精矿合并再磨矿后单独浮选,浮选获得的铅精矿返回到主干流程精选一作业,在再磨矿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石灰、硫化钠加强对硫铁矿的抑制,可以获得高品位铅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