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炼铁厂高炉大修施工管理模式研究
济钢第二炼铁厂在1号高炉大修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求在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针对项目、安全施工、工期和质量要求,制定保障措施。在施工中对措施落实力度进行检查,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大修指挥部对汇集的各种信息,综合分析后找出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制定对策,及时调整协调,根据对策施工单位进一步优化措施,在落实中再进行检查,形成良性循环,直到项目和大修竣工(如图3所示)。
炉喉钢砖安装完毕后,拆除隔层2,继续筑炉,并设隔层4,隔层4用手拉葫芦实现上下移动。隔层4设置完毕后吊装大料钟组合件。吊装前应提前把大钟和大料盆组装好,经检查确认合格后,用钢板把大钟与大料盆焊牢。大钟吊装定位后,把炉内施工和设备安装彻底隔离成两个作业区,炉内利用隔层4砌炉头砖并捣填钢砖填料,同时在隔层3下部继续筑炉破石机。筑炉竣工后,拆除隔层3和隔层4及炉内脚手架,筑、堵进料口与炉顶设备安装同步竣工。采用四步隔层施工技术,隔层应提前设计制作好,并应具备安装牢固、拆装方便等特点,隔层拆安一般需用2h左右。隔层位置的设置,应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力量、施工安全、筑炉与设备安装工程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1)工期有一定弹性。总工期原计划为624h,由于筑炉与设备安装同步施工,大修工期仅用392h。总工期缩短了,但项目工期延长了,总工期完全可以受控。(2)极大地降低了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工程质量有保障,有利于安全施工。(3)原主线项目可作为副线项目施工,减少施工交叉环节,为实现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4)设备安装不需大吨位吊车,施工机械费用大幅度下降。(5)施工现场有序,便于指挥协调,实现了文明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