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锰资源的消耗
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锰资源直接消耗部分;第2部分是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锰矿石、锰精矿等中间产品对锰资源的间接消耗部分;第3部分是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各种资源的恢复而产生对锰资源的间接消耗部分;第4部分是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治理而产生对锰资源的间接消耗部分;第5部分是矿山企业生产固定资产消耗(折旧)所产生对锰资源的间接消耗部分。许多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床的矿化极不均匀。在开采时,有可能选择性地开采较富的区段。但是,烘干机设备如果先采富矿,后采贫矿,则整个矿床计算的选矿回收率将比贫富矿混合选矿时低。从富矿区段中回采贫矿是不合算的,实际上这些贫矿是丢失了。为了消除选别开采(对最富的部分超前开采)带来的不利后果,以及保投产初期产出较富的矿石,必须事先计划和规划矿床的开采顺序,把矿床的开采划分为两期或若干期。
在建设新矿山时,储量的探明状况较差,这意味着,比改建现有矿山要多付出基建投资及生产费用。如果矿山的第1期建设是以B级以上储量为主并且是最富的部分,则误差将不超过15~20%。在矿山的第1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主要储量详查之后,磨粉机确定储量时的误差将不超过10~15%。即比一般的误差要减少三分之一,而且,在设计中确定其他技术经济指标时可能发生的误差也将会减少。如果不分期开采的年限大于20年,相应的误差不小于±30%;若把此期限分为两个阶段,则误差约为±15%,即减少一半。分期开采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保设计决策更为准确。这是因为当矿床由生产探矿工程和第1期采矿工程详探后,作为第2期设计基础的全部资料更为可靠了。分期开采的初期投资是最小的,而投资的效益将是高的,因为以采出矿石计的年产量虽然较小,但是按最终产品计的企业生产能力将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