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齐大山铁矿地处辽宁省鞍山市,是原始标高200m的低山区人为改造地貌,现今由于长时间人为堆积埋没已无原始地形显现。区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可以充分满足适合植物生长的水分和热量需求;地表水主要为南沙河、运粮河及杨柳河,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断裂裂隙水;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区内排岩场堆积主要以磁铁石英岩、花岗岩、变粒岩为主;主要植被群落为油松林、油松落叶混交林,阔叶林和草木群落,人工植被多为梨树林、板栗林、苹果林等。矿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春旱、暴雨、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冰雹、大风和扬尘等。 齐大山铁矿是鞍钢集团下辖的3个矿山企业之一,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圆锥破碎机厂家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铁矿。矿区距市中心直线距离为7km,包括在市区规划之内,现有探明储量共163803.8万t,年产量921万t。齐大山矿区总面积为13.64 km2,矿区用地除少部分用于生产建设和道路外,全部为采矿排岩处理场、采场矿坑和其它工矿废弃地(表1)。
鞍山市是依托铁矿业和钢铁工业发展起来的大型工业城市,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和矿业基地,有“祖国钢都”之称。几十年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全市被矿山破坏的土地总面积达170 km2;地质灾害及隐患大量存在;巨大的排岩场、尾矿库等人工堆积斜坡潜在危害巨大;铁矿业产生的粉尘,使鞍山城区的大气降尘量居高不下;巨大的露天采坑排水疏干及矿水污染,极大地改变了原有地下水水质及水循环。齐大山铁矿是亚洲最大的铁矿,其排岩场距鞍山市区仅6km,总结齐大山矿山复垦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为我国铁矿的复垦工作提供典型范例,为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及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