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银回收率需采取的措施
鉴于金的离子半径为0.137nm,银的离子半径为0.126nm,活性炭对Au(CN)2-离子的吸附容量常为Ag(CN)2-离子的3倍。从表1也看到,AU(CN)2-能从炭上排代已被吸附的银,使银的吸附回收率下降。若不采取措施,已溶银会随矿浆流失而造成损失。
W.D.查尔斯(Charles)等在《现代金回收实践》中,制沙设备提出了提高银回收率需采取的措施。据他们调查,多数矿山的实践表明,每吨活性炭吸附金、银的总容量以6.8~13.6kg为好。炭的荷载量过低会导致炭的频繁解吸操作,过高对银的回收不利。这在金比银含量高的矿山应如此,而在银比金含量高的矿山更应如此。这是因为炭吸附金、银的动力学特性与离子交换树脂相似,即炭在含金、银的氰化液中吸附时,炭会优先吸附银氰离子(当银含量高时则首先为银氰离子所饱和),然后吸附金氰离子。当炭吸附金、银总量接近饱和后,金氰离子则大量从溶液中进入炭中排代已被炭吸附的银离子,直至炭被金氰离子饱和为止。被排代的银则从炭中返回溶液中,而得不到很好回收。
在生产实践中,从炭浆中筛分出的饱和载金炭总是金高银低(通常金比银约3∶1),这固然与氰化法对银的溶解率偏低有关,但上述金排代银离子的反应决不是次要因素。这对于处理含银很低的矿石还不十分重要,若用于含银高的精矿或富银精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当采用堆浸法等浸出时,则可向分离出来的浸出液中预先加入计算量Na2S雷蒙磨厂家(一般为250g∕t液)一起搅拌或通H2S,同时加入CaO作絮凝剂,使浸出液中85%左右(为避免Na2S过剩)的银生成Ag2S沉淀后,再加活性炭吸附回收金和剩余银。在炭浆法工艺和树脂浆法工艺中,采用两段吸附措施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案。如前苏联为提高某富银金矿中银的回收,曾设计了先回收金后回收银的两段浸出-吸附的树脂浆法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