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精选系统工艺流程的局部改造
钼精选系统工艺流程局部改造前甲、乙、丙各班次的铜含量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如表3序号中的13~15所示。综合上述可知,班次这一因素对铜含量影响不大,也就是说在人员安排上是合理的,或者说在机器劳动的时代,效率主要取决于机器而不是员工。钼精选系统工艺流程局部改造后甲班与乙班、甲班与丙班。乙班与丙班铜含量差异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0675,0.0852)、(-0.0603,0.0924)、(-0.0692,0.0836),可见,差异不大。由此可以延伸出班次差异检测区间(-0.0692,0.0924),以控制生产管理。
工艺改造前处理1t原矿,需消耗******平均在60 g左右,5R磨粉机工艺改造后******平均消耗在30 g左右,即工艺改造后铜抑制剂的平均吨耗下降了一半。******是一种最传统、最有效的抑制剂,也是一种最污染环境的抑制剂。近期小庙岭选矿公司正在积极研究探索使用巯基乙酸钠替代******作为铜的有效抑制剂。******的使用量大幅减少,环境污染也就大幅减轻,生态效益日益凸显;而实际回收率提高了,对稀有的、不可再生的钼矿资源来说,带来的社会效益也不可估量。
经此改造后,******用量每天基本维持在300 kg左右,而且铜含量稳定维持在0.2%左右。由此可知,每天可少用******至少300 kg。此项改造从技术上保证合格钼精矿的顺利生产,并大幅减少了******抑制剂的用量,切实有效地降低了环境污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举。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在95%的置信水平下,精选系统工艺流程局部改造后铜含量显著地小于改造前,改造前各班次之间、改造后各班次之间铜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置信区间(-0.0692,0.0924)可以作为监督管理的指标,以抓好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