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镍铁冶炼工艺的研究
中国的现代化镍铁冶炼还处于空白状态,目前生产低镍生铁的小高炉和小矿热炉工艺由于高能耗、高污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鼓风炉工艺是最早出现的红土镍矿冶炼镍铁的技术,1875年,在新喀里多尼亚小高炉就已应用,后法国也有采用,但该法因消耗大量优质焦炭、鄂破污染严重而为人诟病。最终该工艺在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下停止,1985年日本矿业公司佐贺关冶炼厂的最后一座镍铁高炉熄火,标志着鼓风炉冶炼镍铁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寿终正寝。 现实的做法是消化国外先进成熟的火法冶炼镍铁的技术,按中国的能源条件对这种工艺技术进行改进。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镍铁厂。
前几年我国快速发展的不锈钢生产拉动了镍铁需求,在高镍价、低价焦炭、低环保门槛的条件下,部分投资者利用钢铁产业政策淘汰的炼铁高炉冶炼镍铁,获得暴利。但随着焦炭价位回归合理、镍价下跌和环保政策落实,目前高炉镍铁厂大部分已停产。 高炉冶炼镍铁技术必将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
(1) 原料适应性差、高炉无法大型化红 :粗碎机适用“高铁低镁(低镍)”红土镍矿,当红土矿含镍1.5%、含铁35%时可得到含镍约 4%的低镍生铁。如果用低铁高镁(高镍)矿,高炉渣量大、粘度大炉况顺行难以保证。
由于炉料强度低,只能采用小型高炉(矮高炉)生产镍铁。
(2) 产品质量难以符合炼钢要求 :高炉含镍生铁品位低,一般在2~8%,大多在5%以下,冶炼不锈钢时需要配合加入较多的镍板,这提高了单位原料镍的成本。 该工艺焦炭、熔剂的用量大,P、S大部分进入产品,镍铁品位低、ω (S)、ω(P)含量高,增加了不锈冶炼的负担。
(3) 生产工艺不稳定 :镍铁的成分波动大,不易控制,难以大批量稳定供货。
(4) 焦比高 :生产含镍2%的镍铁,每吨镍铁的焦炭消耗大于1.0t;生产含镍5%的镍铁,每吨镍铁的焦炭消耗量约2.0t。
(5) 污染严重 :除去传统高炉污染,氟化物的污染更严重。为保持高炉顺行,必须加入萤石以提高炉渣流动性,萤石加入量占炉料总量的8~15%,国内镍铁小高炉没有脱氟设备,全部放散,对人和环境伤害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