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锑精矿的酸性浸出实践研究
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实施“以金为主、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2006年6月,针对小秦岭北矿带金钼多金属矿石资源,自主开发了小秦岭石英脉金钼多金属矿石资源综合利用新工艺,综合回收金、银、钼、铜、铅和硫,在原有规模为350t/d全泥氰化炭浆厂(简称炭浆厂)的基础上,扩建了规模为1000t/d的多金属综合回收选矿厂(简称千吨选厂)。扩建后尾矿排放量是原来的3倍以上,由于没有新建尾矿库,原尾矿库库容迅速缩小,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尾矿得不到安全堆存;同时,生产用水量增加了3倍多,而小秦岭地区经过近30年的开采,矿山涌水量急剧下降,虽多方引水但水量依然缺口较大。尾矿水数量虽多,河卵石制砂但尾矿水回用率不足40%,常因缺水而被迫停车。金源公司针对尾矿的安全堆存和尾矿水重复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自主开发新型尾矿无害化处理工艺。
以循环浸出为例说明浸出过程操作:浸出过程包括A#氯化剂的配置和再生,加矿、保温、搅拌、过滤及洗涤等四十步骤。A#氯化剂再生前液由返回的浸出液和全部酸洗液配制,检查其主要成分、酸度和体积符合要求后,即通氯气再生,再生率([Sb5+]∕[Sb]T)≥95%时,再生完成。浸出和再生在同一反应釜中进行,再生完成后,即可加矿浸出,浸出和再生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为加快通氯和加矿速度。必须采取冷却措施,以排走多余的热量。一般采用搪瓷反应釜(有夹套)作为浸出及再生槽,也可用其他耐腐蚀材质制作的反应槽,但必须附设有冷却排热装置。浸出槽盖装有均匀分布的由内外包有聚四乙烯的钢管制成的四根通氯管,选铅设备并有排气管由排风机排出酸雾。在浸出过程中,维持80~85℃左右的温度,检查是否到终点,若浸出液为灰白色,则氧化剂不够,需要补充通氧,使浸出液转为棕红色,并且Sb5+为5~10g∕L,即可过滤,过滤可以在真空抽滤槽或带式过滤机上进行;因为要进行酸洗和水洗,不使用压滤机过滤。如果是带滤机,需要设置过滤段、酸洗段和水洗段,滤渣洗净后自动卸下,劳动强度小。用抽滤槽过滤时浸出液刚好滤干但滤渣未开裂前就要酸洗,如此洗涤3~5次;酸洗完成后进行水洗。当然,用抽滤槽过滤,劳动强度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