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炼得到的金锭是比较粗糙的
熔炼得到的金锭是比较粗糙的,其表面可能有缩孔、气孔、飞边等许多缺陷。此外还可能有一些夹杂物。为了获得较好的物理规格的金锭,往往需要重新铸锭。二次铸锭通常用坩埚炉或高频(中频)电炉进行。后者因操作方便,劳动条件好,容易控制,标准模的尺寸:底部237×57,上口265×87,高50毫米,铸模使用前应作退火处理。在温度1200℃炉内保温1小时,煤矸石粉碎机然后自然降温至400℃左右,保温20小时。
铸模每次使用时应预热到100~200℃、在内表面均匀熏上一层厚1~2毫米的黑烟。铸锭用的坩埚,特别是铸赤金的坩埚必须是干净的,并经过挑选,加热烘烤至800℃左右方可使用。实践中熔化温度为1250~1350℃,金在炉内停留时间为25~30分钟,浇铸温度为1200~1250℃。合质金浇铸前应用硼砂撇除熔体表面的浮渣。铸锭的操作间必须没有穿堂风。铸模要放平。铸标准锭还应在模内划上边界线。浇锭时间为7~14秒钟,流液量从小到大再到小,破碎机生产厂收流要干净利索。浇完的瞬间要压上加热到200℃左右的盖砖。浇标准锭时还要先盖上火硝纸。压砖时要平衡。
铸锭操作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操作技能,任何疏忽,都不可能获得外观质量很好的锭。锭凝固后,依次卸在石棉板上,移入硝酸或盐酸水溶液中,浸没片刻,用清水洗净酸,擦干即成。铸标准锭,卸锭后要防止工具划伤锭的表面。一件标准的锭应当是表面无划伤、气孔、毛刺、突出点、棱角完整,上面微凹,尺寸合乎要求,重量不超过规定范围的精美作品。锭面上应打上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