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密度随镁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据了解,沉积成因者,常产于黏土或页岩层、煤岩层中,具有胶状、鲕状、结核状形态,与鲕状赤铁矿、鲕状绿泥石和针铁矿等共生。我国元古代、古生代地层中,都产有菱铁矿层。东北辽河群的大栗子富铁矿床,即由赤铁矿体、磁铁矿体及菱铁矿体所组成,历经成岩变质作用,菱铁矿呈粒状或致密块状;热液成因者,可单独存在或与铁白云石和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硫化物共生。
有时交代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呈不规则的交代矿层出现。菱铁矿为浅灰白或浅黄白色,有时微带浅褐色;风化后为褐色、棕红色、黑色,玻璃光泽,隐晶质无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解理完全,硬度4,相对密度3.7~4.0,随Mn、Mg含量增高而降低。可用颚式破石机进行破碎。有的菱铁矿在阴极射线下呈橘红色。
菱铁矿在氧化带不稳定,易分解成水赤铁矿、褐铁矿而成铁帽。菱铁矿大量聚集时可作为铁矿石。一般工业要求(质量分数):炼铁用矿石,同褐铁矿石;需选矿石,边界品位TFe≥20%,工业品位TFe≥25%。 褐铁矿呈黄色、褐色、褐黑一红褐色。条痕黄褐色或棕黄色,硬度1~4,土状者硬度较小,相对密度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