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研究院对反浮选流程进行试验研究
长沙矿冶研究院对选择性絮凝脱泥一阳离子反浮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阳离子反浮选前采用预脱泥是解决醚胺为阳离子捕收剂时反浮选泡沫发黏问题的有效途径。试验原料为齐大山铁矿石,采用弱磁选一强磁选一阳离子反浮选流程,确定磨矿细度-0 044 mm占80%左右,醚胺用量300 g/t,全流程闭路试验结果:精矿产率62%.最终精矿品位67. 00%.反浮选作业回收率92. 00%,总回收率81. 00%。
试验表明,用阳离子捕收剂醚胺浮选二氧化硅,选别性能好,不需加温和调整矿浆pH值,药剂简单,浮选速度快,过滤容易,优越性较明显。但由于矿浆中有大量矿泥存在,不仅会消耗药剂,严重的是在浮选时出现大量黏韧的泥泡,体积约为通常浮选泡沫的1O倍左右,长时间(如40 min)不碎,使流程无法顺行。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浮选前的预选选择性脱泥,即采用弱磁选一强磁选一脱泥一阳离子反浮选Sio2的联合流程,采用水玻璃为选择性分散剂进行脱泥,泥含铁品位在20. 00%左右。经脱泥的矿砂,用醚胺浮选Si02,就不再出现泡沫发黏,妨碍流程畅行的问题。其流程结构与药剂制度和不脱泥的反浮选作业基本相同,醚胺用量减少,仅需136g/t(对作业)左右,约为不脱泥的矿浆浮选用药量的1/2。采用上述流程开路试验指标已达精矿品位66. 72%,总回收率76. 91%,接近不预先脱泥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