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的生产能力和矿井井型分类
矿井储量是指井田边界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查明符合国家煤炭储量计算标准的全部储量,又称矿井总储量。根据国家能源政策和煤炭资源状况及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矿井储量可分为若干类型。矿井储量是矿井设计和生产建设的主要依据,是进行矿井设计、建井、制订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接续和远景规划的主要依据。
矿井井型分类
矿井生产能力指矿井一年内能生产煤炭的数量,又称矿井年产量或井型。由于煤矿的特殊性,其井巷工程和设备必须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为规划、设计、制造和管理提供便利。我国目前接设计生产能力将煤矿矿井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
大型矿井:生产能力为1. 2MUa、1.5MUa、1.8MUa、2.4MUa、3.OMUa、4.OMt/a和4. OMUa以上的矿井。
中型矿井:牛产能力为0. 45MUa、0.6MUa和0.9MUa。
小型矿井:生产能力为0. 09MUa、0.15MUa、0.2IMUa和0.3Mt/a。
近年来,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井型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出现了SMUa以上甚至IOMt/a的矿井。矿井生产能力是确定矿井其他技术和经济参数的重要依据,选钼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矿井的整体面貌和特征。
矿井生产能力大小各有利弊。大型矿井生产集中,机械化程度高,因此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产量大,服务年限长,产量均衡稳定,是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的骨干。但大型矿井装备复杂,初期工程量大,建井周期长,占用投资多。小型矿井装备简单,细碎机生产厂家施工技术要求较低,初期工程量小,投资少,见煤快。但小型矿井产量小,服务年限短,生产不稳定,劳动生产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