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烧结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高炉现代化、大型化和节能的需要,对烧结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烧结矿整粒技术也随之逐步完善并发展起来。日本和西德是发展烧结矿整粒技术最早的国家。早在1951 年和1961 年日本川崎的千叶厂和水岛厂均设置了两段破碎,一次热筛、四次冷筛。现在日本几乎所有的烧结厂都有较完善的6R磨粉机整粒系统。 1961年投产的西德亨里希冶金厂设有热旷破碎、两段热筛、三段冷筛等复杂的整粒设施。
美国、英国整粒技术发展较日本、西德缓慢。如 1960年投产的美国阿利魁帕厂,烧结机面积22 米2,当时是世界上机型最大、技术也较先进的烧结厂,但该厂烧结矿冷却后,水泥粉磨站仅有两段冷筛,并无冷矿破碎设备,整粒流程不完善。美国钢厂萨克森伯格烧结厂建于1958 年,虽有冷矿筛分站和铺底料系统,但无冷矿破碎。在尔后的改造中,增加了两段辊式破碎机,改进了铺底料设施。年投产的英国雷德卡厂建有较完善的整粒和铺底料流程。
西德鲁奇公司卡佩尔认为:机上冷却有设备集中,操作及维修方便、污染少等优点。但冷却电耗高,对原料的适应性窄。对中、小型烧结机采用机冷是合算的。而大型烧结机却不宜采用。苏联采用机上冷却工艺很早,根据精矿烧结的实践还不能说明机上冷却法是合理的。微粉机冷烧比高达 ,而卸矿温度却为 。在苏联,机上冷却法所取得的较明显的效果是劳动条件和环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