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坝基土料必须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初期坝的结构型式可分为两大类:即透水的和不透水的两大类。透水坝一般是堆石坝,如有可能,可利用矿山剥离废石筑坝。由于透水坝具有拦砂滤水的作用,能降低堆积坝的浸润线,对尾矿场的稳定(包括动力稳定)有利,因此大、中型尾矿场和地震区的制砂机大都采用这种坝型。在一些缺乏石料的地区,也有将土坝上游坡建成反滤式坝坡,如牟定铜矿的尾矿场,将上游坝坡设计成反滤式的坝坡,将渗水集中到坝坡脚用集水管汇集起来排出坝外,效果良好。不透水坝大都是土坝,少数为砌石坝或混凝土坝。
由于土坝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筑坝工艺简单,故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坝体不能起滤水作用,所以堆积坝的浸润线较高,对反击式破碎机价格稳定不利,故只适用于小型尾矿场,或需在堆积坝内设置大量排渗设施来降低浸润线。实践证明,不透水初期坝的尾矿场,堆积坝的高度超过20~30米以后,浸润线会在初期坝顶以上的堆积坝逸出。因此,在采用这种坝型时,一般需采取一些降低浸润线的排渗措施,以利于堆积坝的稳定。采用中游法堆坝和下游法堆坝的尾矿场,初期坝分成两部分——上游拦挡坝(称初期坝)和下游滤水坝。
初期坝分别位于最终堆积坝坝轴线的下部和堆积坝的上游坡坡脚,可建成不透水坝。滤水坝总是设在最终堆积边坡下游坡的坡脚,必须采用透水坝初期坝的筑坝材料,只要分别满足筑坝土料或石料要求即可,也可以采用任意抖,但必须经过坝料设计。首先,坝料应是渗流稳定的材料;此外,不同的高强磨粉机应堆置在不同的部位,如不透水坝的土料,透水性小的置于上游坡部位,透水性大的置于坝轴线的下游.且忌用这两种土料混杂和分层分布;对透水坝的石料,过水部分应采用稍风化或未风化石料,不过水部分可采用任意料。对可能产生渗流破坏的坝料,必须采取防止渗流破坏的措施。对坝基土料也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