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渗设施的平面布置所根据的条件
排渗设施的平面布置根据尾矿场的地形条件、尾矿的渗透特性和尾矿的堆积高度通过渗流计算或渗流电模拟试验来确定。一般先根据冲击式破碎机价格初拟布置方案,再进行计算或试验,直至满足渗流控制要求。排渗设施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为:排渗设施一般与透水初期坝共同起排渗作用,排渗设施距初期坝坝顶约1倍尾矿砂的影响半径处开始布置,对透水初期坝影响不到的堆积坝坝肩或不透水初期坝坝前的堆积坝,应距初期坝坝约0.5倍尾矿砂的影响半径处开始布置。
堆积坝的浸润线一般在1/2~2/3的堆积高度范围逸出(不包括悬挂水的逸出点),故排渗设施只需在此范围内布置,尾矿粒度细者取大值,尾矿粒度粗者取小值。排渗构筑物的间距,与尾矿砂的影响半径、排渗构筑物尺寸及降水深度有关,一般可取略小于1倍影响半径的值。尾矿堆积体与地形相交处,由于石子生产线的透水性小,渗流在此条件下产生壅高,在排渗设施影响不到的地段,宜设坝肩排渗盲沟。
反滤层的设计,一般应通过试验确定参数,再进行设计。水泥球磨机在无试验资料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反滤层必须满足的条件:任意一层的反滤料不应穿过粒径较粗一层的孔隙;每一层内的颗粒不应发生移动;被保护土层的颗粒不应被渗水携带出反滤层,但特别微细的土粒是允许被水带走的;反滤层不应被淤塞,即特别微细的土粒能通过反滤层的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