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在我国的研究与实验
当今矿物加工中所用的主要絮凝剂是人工合成的聚酰胺和PolyDADMAC。例如,在聚合物设计方面与常规浓密原理不同的UMA法[ Ciba公司Unique Molecular Architecture<独特的分子设计)的缩写],聚合物活性高的分支链能使絮凝剂溶液含有一定比例的半颗粒状物质,这种聚合物链可形成具有与常规絮凝剂不同特性的三维网状絮团,从而改进桥联机理,形成了水量较少、致密和强度高的絮团。UMA法与常规絮凝剂相比,单位用量的絮凝剂的效率高,在给定沉降速度下沉淀固液分离水的澄清度高,沉淀固体的流变特性好。
美国内华达大学麦凯矿山学院化学和冶金工程系的A.M.雷查等研究了微生物分支杆菌属的生物絮凝剂,结果表明使用生物絮凝剂,因为絮团的形成非常迅速,并且很快沉降,可以获得比合成聚合絮凝剂[聚氧化乙烯( PEO)和聚丙烯酰胺(PAM)]更快的沉降速率。因为颗粒之间的空间稳定性导致亲水表面的形成,用生物絮凝剂提高r絮凝效率。同时生物絮凝剂在自然状态下有选择性,并可在较宽的pH范围内作用,而且比合成絮凝剂的浓度要低。
如果给入的料浆中带空气,絮凝时气泡往往被封闭在絮团里。这将会出现絮凝颗粒的浮选效应,以致在浓密机液面上形成密集的泡沫层。降低了溢流澄清度,并破坏沉泥层稳定。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浓密机的给料端专门设置丁消气装置,装置由圆筒、管道组成,结构简单,但使用效果较好,在料浆进入高效浓密机前,加装消气装置可除去所含的大部分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