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吸式干选磁选机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
磨机各仓实际上都具有破碎及研磨功能,只是主次及程度不同而已。细磨仓的主要功能是研磨,而小钢球与小钢段的研磨能力是不同的。物料填充在研磨介质之间,研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研磨介质与物料之间的接触表面积。磨前的预粉碎有一级或多级和开流或圈流,它决定了入磨物料的粒度。目前高效细碎机、辊压机等可明显降低入磨粒度,甚至80%左右的物料在2mm以下,这实际上已完成了磨机Ⅰ仓的大部分功能,缓解了磨机的负担。预破碎效果好,则钢球的平均球径可下降,研磨功能增强,进入细磨仓的物料筛余降低,从而细磨仓的研磨负担减轻。若入料粒度稳定在很好的水平上,则开流磨的细磨仓也可采用小钢球,既能保证细度,又提高了产量。相反,若预粉碎环节很差,磨机Ⅰ仓完全成了破碎仓,则细磨仓的研磨负担加重,即使圈流磨也不能轻易使用小钢球。尽管调节选粉机能控制细度,但可能因研磨能力不足而无形中牺牲了产量。
近年来,对于水泥细磨仓的研磨体究竟采用钢段还是采用钢球好,已有不少文章发表。有的主张用钢段,有的主张用钢球。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应从粉磨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生产过程中,随着钢球、钢段的磨损,填充率降低,首先观察到的不是台时产量的下降,而是回粉率的提高、水泥比表面积的减小、水泥3d抗压强度的下降。当回粉率太高以后,会引起饱磨,此时才导致台时产量的下降。开流粉磨,磨机内物料一次性通过,出磨料即为成品,因此对研磨的能力要求较高。圈流粉磨则需保证一定的物料循环量,无论采用离心或高效选粉机,磨尾卸料的细度筛余(80μm)一般控制在30-40%,所以对研磨能力的要求相对低于开流磨。最好破碎机为保证成品细度,开流磨的细磨仓一般应采用钢段。圈流磨的细磨仓可采用小钢球,一方面可加快物料流速,增加通过量;另一方面入细磨仓的物料筛余(200μm)要比开流磨高,对保证有一定的小钢球冲击有好处。但这是总的选择原则,还视具体工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