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4年做微商的时候,争议非常多,辞去月薪过万的工作去做当今最有争议话题的微商,很多人都说我搞传销了,但是我一概不理会,如今我都做了一年多了,不也没事么,还赚到了车子房子票子,让那些议论的人见鬼去吧!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件蚂蚁般的小事而惶惶不可终日,怕别人的取笑。我们也常常会因为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得意不已,就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来表扬自己。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别人可能根本就没有看见,或者看见了也不把它当回事儿,只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幻想,以为全天下的人都看着自己,给自己扛上天大的包袱,何苦呢?更麻烦的是,有些人把很少甚至不存在的观众目光当作自己生活的最终动力,以致心理走上不健康的道路,害人害己。
那么以后,当你面对生活中的诸多难题,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其实没有那么多观众,我需要的只是认真做好自己。
有个朋友,45岁以后才创业成功,生意蒸蒸日上,每天都在酒店、谈判桌、会议室里打转,从早上7点出门到凌晨一两点才睡。员工见到他,总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的样子,脸上没有疲倦。
可他的女儿了解真实的他——每天回到家,都没有力气跟她讲话,总是倒头就睡;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日,就算过年,吃完年夜饭,也要去厂里慰问员工;从春到冬,他窝在沙发里陪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间,掐着指头也数得出来。
照理说,事业干到这个份上,他也该让自己紧绷的弦松弛下来了。家人和朋友也劝他多次,让他出去旅旅游、卸卸担子。可他总是走不开,“你让我怎么放心得下这么一大摊子事?”
他说的也有道理,几千个人靠着他吃饭呢。?完全是大家都想不到的意外,在医院的一次体检中,医生神色凝重地在他的报告单上潦草写下“疑似”和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张报告单,像一根突如其来的巨针戳痛了他的心。家人强制性地把他送进医院,这下,他什么事都放下了。住院整整30天,连手机都关掉了,谢绝任何人探望。只有家人,陪着他天天去医院葱郁的后山上散步、聊天、听鸟鸣、看夕阳西下。就像突然醒悟过来似的,他发现生活如此美好,而所剩无多的每一个日子,都应该去珍惜。
又过了半个月,等到上海的复检报告出来,大家转悲为喜——身体里的那个“疑似”只是良性肿瘤,只需简单处理即无大碍。他也如释重负,仿佛天地一下子大了许多。
后来才知道,他不在公司的那些日子,公司如往常一样运转得很好,那么多得力的员工施展出各自的潜能,把业绩做得更漂亮了。听到这些,他仰头一靠,把身体舒展在阳台上的躺椅上,长长地舒一口气,平生第一次那么轻松地睡了一个午后的懒觉。
有一次我看电视上的访谈节目,正好是采访一位我非常喜欢的明星。几年前,他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淡出了娱乐圈,外界纷纷猜测,原因莫衷一是。现在才知道,当时他的想法真的非常简单,只是觉得太累了,想换种生活方式过一段日子。主持人问他,当时那么果断地离开,心里怎能割舍得下——多少演员穷其一生都达不到的红火、数以亿计的狂热追随者,以及那么丰厚的物质回报。
他沉吟了一会儿,缓缓地说,其实如果说当时一点儿都不纠结,那是假话,只是这些都是虚名与虚利。“我对自己说,其实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他讲这句话时,全场静默,之后便响起了长久的掌声。
其实,谁的人生不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活成了“明星”,都是在为“观众”而活。就像在一场拉力赛上,你拼尽全力地跑,就算真的跑不动了,也只有咬牙坚持,因为——有那么多双眼睛在巴巴地望着自己呢。
与比赛不同,人生并非为了快速到达终点,而是为了体验每一天、每一刻的美好。当你在无法割舍中纠葛之时,你的人生便已经被绑架了。
我那位生意场上的朋友,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是悠闲。而那位大明星,依旧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大明星,更是通晓生活哲学的“大明星”。真的,你换一种活法,“观众”照样很快乐,因为这个地球少了谁都一样在转。所有的“观众”,其实不过是你心里的牢笼。
真的,你没那么多观众,别太累了。
说说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微商吧,很多人想做,但是又担心她周围的朋友说他,在这我还是一句话,你没那么多观众,想赚钱必须要有魄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也一定不是那种前怕狼后怕虎的人!
FinelyCup小双团队欢迎您!V:adyi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