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硫化物浸金的优势显著
多硫化物浸金过程(以多硫化铵为例),是将40%的多硫化铵溶液,在常温下浸出1~24h,金以NH4AuS的形式进入溶液,锑以(NH4)2SbS3的形式进入溶液,砷固定在渣中,然后用活性炭从溶液中回收金。溶液热分解生成Sb2S3和硫,放出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浓缩机并与升华硫一道再生为多硫化铵。此法金的浸出率达80%~99%,得到的三硫化二锑含砷只有0.07%。
我国龙炳清等人进行过用多硫化物浸金的研究。张箭等人研究了石硫合剂,实质就是多硫化物和硫代硫酸盐的混合体,他们认为,使用石硫合剂,金银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6%、80%以上,金浸出周期为常规氰化法的1/8~1/2。多硫化物法的主要缺陷是自身的热稳定性差,分解产生硫化氢和氨气,恶化生产环境,工业生产时对设备的密闭性能要求严格。其它非氰浸金试剂主要有氨基酸类、类氰化合物和腐植酸类等。
氨基酸类分子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氮氧两个配位原子,从水泥球磨机热力学上看,它们可以与金形成有利的可溶螯合络合物,因此可以作为浸金试剂。氨基酸浸金也必须在适合的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一般情况下氨基酸浸金的最好氧化剂是高锰酸钾,它可以使氨基酸部分氧化为胺类化合物,并且破坏阻碍金溶解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浸金的浓度必须高于5g/L,高锰酸钾的最佳浓度为2~4g/L,最佳的pH值、温度、矿浆浓度分别为9~10.5、90~9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