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氰化浸金法研究的发展
现今浸金工艺很多,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氰化法,但氰化法的剧毒性严重危及环境及人体健康。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金的回收率,冶金工作者提出了多种新的浸金方法,这些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在传统氰化法的基础上发展预处理工艺;其二是非氰化法浸金。下面就金浸出过程中无氰浸出方法及工艺作一回顾和评述。该方法的工业应用早于氰化法,但氰化法的应用使得该法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随着非氰化浸金法研究的发展,水氯化法重新受到冶金学家的重视。其浸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由反应可知金被氯氧化并且与氯离子配合,因此称其为水氯化法浸金。用作水氯化法氧化剂的主要是氯及其含氧酸的盐。由于氯的活性很高,不存在金粒表面的钝化问题。因此与氰化法相比,金的浸出速率快得多。上述是早期氯化法,随后雷蒙机生产厂家又有很多改进。Newment公司采用类似Tervitt Canyon选金厂的氯化过程,并于1988年4月将其改造成“闪速”氯化系统。研究证明“闪速”氯化金浸出率提高6%,氯气消耗量降低25%。秘鲁和法国曾报道了一种金的盐水浸出法(Brine浸出法)新工艺,即用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和硫酸为介质,以二氧化锰作氧化剂,在溶液中产生元素氯,快速浸出金。
从现有资料看,有关用氯气进行浸出的改进报道并不多见。水泥球磨机水氯化法中氯气泄露问题使研究者寻求其他氧化剂代替氯气。研究较多的是用氯酸钠、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在氯盐体系中浸出金。有文献介绍用次氯酸钠一步加压氧化处理难浸矿石的方法。硫化物被分解的同时金银溶解,并可同时用碳吸附或用其他方法回收。也有文献报道了利用氯化硫和二氯化硫从黑砂中提取金,该法溶金具有较高的效率,能达到金的完全溶解和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