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我国,烧结管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从我国烧结行业来看,武钢烧结厂烧结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武钢烧结厂建厂45 年的历史也就是烧结管理的发展史,概括起来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前苏联管理阶段
新中国成立前,日本疯狂掠夺我国矿产资源,磁选机厂家建有 座高炉,这就是我国最初的钢铁冶炼。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百废待兴。建国初期,武钢就是前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武钢烧结厂投产于1959 年,当时的烧结管理采用苏联传统的管理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经验管理,工人凭自己的经验去操作,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管理人员也是凭个人的经验去管理,鄂式破碎机厂没有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法,一切生产活动全凭经验管理。这个阶段从建厂起一直延续到20 世纪70 年代。
二、科学管理阶段
随着烧结行业的技术进步,经验管理已不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宝钢的兴建,给我国烧结行业管理带来了重大突破。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进行了烧结设备的改造和冷矿技术的应用,以及烧结矿成品整粒等等,促进了烧结管理的发展。首先是从统一操作上健全了“三大规程”,将经验操作变为科学操作;在管理上也将经验管理的精华上升为管理制度,使得烧结管理以科学研究和技术革命为突破口,水渣烘干机走出了低谷。但是,在科学管理阶段,烧结管理当时还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