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所继承、传承的中华文化细节掩盖了翡翠的玩具特性。动物的生存是适应自然,而人类则不然,主动地改造自然、世界,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在人与动物有了巨大区别之后,人总是放大自我,而不愿承认人的行为的动物性。文化的传承让我们看到的是翡翠在文化层面上表现,潜在的特性往往被忽视。
把达尔文、玩具、儿童、乾隆串联在一起,其实就是想从逻辑上找到一个证据链,那就是标题所说的:翡翠就是成年人的玩具。进化论表述的是人从哪里来,人的本性是什么,翡翠在成年人那儿替代了玩具的所有功能:放松、审美、期待、愉悦、得意、占有、唯一。形式上翡翠是文化产物、商品,潜在的本质恰恰是嬉戏的工具,是人的动物本性的无意识体现。嬉戏与玩具从来就是密不可分,嬉戏又与宣泄密切相关,成年人的嬉戏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是宣泄更为恰当。宣泄的方式有多种,玩,是最常见、最平常的方式,不论玩什么,玩的结果总是人能从其中得到精神的减压、舒缓、平静,甚至是爱。
人的认识在不断进步,对玩具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体现在翡翠之上,就是种、水、色、地。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改善,也加剧了对玩具的需求,翡翠的玩具性凸显得更加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近年消费市场对翡翠的需求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使翡翠的玩具特性在如今形成一个顶峰,不论承认与否,成年人玩玩具还会一直延续下去,也许这样来理解翡翠,会更加简单一些。
转载自:玉之我心方向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