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矿物浮选后分子的分布状态
据了解,黄原酸酯类捕收剂对辉钼矿有良好的捕收作用,对金属铜、硫化后的孔雀石和赤铜矿的浮选也可以得到比黄药更好的指标,而且其用量很小,一般只有2~15g/t原矿。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很弱,故在多金属矿物的分离浮选中有良好的选择性。烃基酸及皂类捕收剂是氧化矿的有效捕收剂。在水中解离,起捕收作用的是解离后带烃基的阴离子,阳离子在分选中不起作用,属于杂极性分子。
该类捕收剂对铜、锌、钼的硫化矿有比较强的捕收能力,但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较弱,在浮选过程中其选择性强。在酸性介质中较为稳定,不容易分解,但有较强前超泡性能。用量小,仅15~30g/t原矿,并常与黄药或黑药混合使用。因其不溶于水,使用时应加在球磨机中,或乳化后直接加到矿浆中。
R为乙基,R为异丙基的烃基一硫代氨基甲酸醑在山西中条山铜浮选厂试验表明.用量仅为丁黄药。所以可以使用选铅设备。由于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较弱,选铜抑铁对不需要加大量石灰,避免了后续作业活化含钻黄铁矿的困难,同时可以节约硫酸和硫酸铜,提高钴的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