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褐铁矿水化作用后的状态
褐铁矿常呈致密块状或胶态(肾状、钟状、葡萄状、结核状、鲕状),似胶态条带状,或土状、疏松多孔状等。亦有呈细小针状结晶者,则多为针铁矿。呈细小鳞片状者,多为纤铁矿(又称红云母)。所以,有时褐铁矿由黄铁矿氧化而来,并保存有黄铁矿的假象,称假象褐铁矿。所以在肾状、钟状褐铁矿表面常有一层光亮沥青黑色的薄壳(由褐铁矿脱水而来)并现锖色,通称它们为“玻璃头”。
针铁矿分子式FeOOH,含有不定量吸附水者称水针铁矿(FeOOH.nH20)。可以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它们与纤铁矿( FeOOH)、水纤铁矿(FeOOH.r7,H20)、更富水的氢氧化铁胶凝体、铝的氢氧化物、泥质等混合,有时还含有Cu、Pb、Ni、Co,Au等,肉眼很难区分,统称褐铁矿。铁帽即主要由褐铁矿组成。
含铁的硫化物(如黄铁矿、黄铜矿)、氧化物(如赤铁矿、磁铁矿)、碳酸盐(如菱铁矿)、硅酸盐(如海绿石、黑云母)等矿物,经过基本上同时进行的氧化和水化作用之后一般转化为褐铁矿。这一作用称之为褐铁矿化作用。褐铁矿化在地表几乎到处可见。当褐铁矿在金属矿床氧化带露头上分布有一定面积时称为“铁帽”,多由原生矿石和围岩中含铁矿物褐铁矿化而成。